传统文化教育要“契理契机”
在中央的倡导下,全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。从幼儿园到大学,到社会各界,都在关注中华的传统文化。
时代在前进、在变化,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应该怎么进行?佛学经典中有一句话,叫做“契理契机”,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。
传播传统文化要“契理”,“理”就是传统文化根本的道理和精神,这是我们要传播的。
“机”有两个含义,一个是根机,一个是时机。“根机”是说,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有不同的情况,有不同的根机。我们不能否认,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,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。孔子有一句话,叫做“有教无类”。对“类”的解释,我们现在讲得比较多的就是社会阶级的不同。“有教无类”就是说,不管他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,身份如何,我们都要去对他进行教育、教化。这个含义有没有呢?我想是有的。但是当年孔子讲“有教无类”,“类”主要指人与人之间存在资质的差别,而不是讲金钱的差别。就是说,有的人可能聪明一些,有的人可能笨一些,不管是笨的也好聪明的也好,我们都要进行教育。人的根机不同,教育的方法就要不一样,这就叫做“因材施教”。不能用一种标准化的、规范化的方法去讲,因为有的人听得懂,有的人就听不懂。必须根据听众的根机,对他讲能听得懂的内容,否则就叫作“对牛弹琴”。“对牛弹琴”显然不是在讽刺牛,而是在讽刺对牛弹琴的这个人,因为他不看对象乱弹琴。所以,传统文化教育要有契机,既要有教无类,还要因材施教,这两方面结合一起,才能够适合听课人的根基。
契机的“机”还有另外一个含义,就是指时代、环境。时代变了,我们传播传统文化也应该有新的方式,不能够因循守旧。张载曾经讲过,“守旧无功”,意思是,一味守旧不能契合这个时代,是没有意义的。我认为在现在的时代,让小孩子直接去背四书五经,那就是不“契机”。古代人背四书五经,长大以后到社会上能应用得上,可以和人交流。可是我们现在让小孩从小就去背四书五经,恐怕只会增加他的困惑,到社会上他也难以与人交流。我们不是简单地去背诵那些传统文化的章句,而是要把握它根本的精神。不只要把握它根本的精神,而且要去实践它,落实到生活中去。或者说,至少能够对于我们现在比较浮躁、比较功利的时代起纠正补充的功能,让现代人能够走出个人名利等的争夺,更多地奉献社会。
比如,如果能够把《周易》坤卦里面讲的“敬以直内,义以方外”参透了,并且去实践,我想就可以说学到了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个精髓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我们要用恭敬心、敬畏心来规范我们的内心,要以“义”(合宜、恰当)来规范、约束我们的言行举止。
我曾经用四句话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:一是源远流长,二是多元包容,三是博大精深,四是丰富多彩。我特别想强调第二点“多元包容”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包容的,我们经常讲的是儒、释、道,我曾经讲过,“三教”怎么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?“学了儒家拿得起,学了道家看得开,学了佛家放得下”。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拿得起、看得开、放得下,我想他就是一个快乐的人、幸福的人。
最近我还提炼了“三个不”的概念。第一个是“不苟为”,不要苟且为之,做人不能苟且。荀子的《不苟篇》里说:“行不贵苟难,言不贵苟察,名不贵苟传”。意思是说,我们不要去做那些苟且的、不应当做的事,做人应当“不苟”。那么应当怎么做呢?荀子接着讲,“唯其当之为贵”,即要做到该当做的、恰如其分的事,这才是最根本、最重要的。所以说,我们学儒就应当学“不苟为,唯贵当”。
第二个是“不刻意”,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刻意地做。《庄子·外篇·刻意》第一句话就是“刻意尚行”,意思是说,有些人专门去做那些特别的事,以显得自己很清高。后面他还分析了各种刻意为之的事情和行为,让我们不要刻意而为之,做人不能刻意为之,应该顺其自然。
第三个是“不执着”,这是佛家的一句话。大家也常常会因为这句话去批评佛教,认为做事要执着才能够做好。其实佛教不反对执着,而是用精进来替代执着。“精进”就是无分别,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去做。“执着”就是有分别心,所以才有这样、那样的痛苦。如果什么事都能“随缘”“精进”地去做,我想这个人一定是快乐、成功的。
这是最近我的一点体会,做人要做到这“三不”:“不苟为”“不刻意”“不执着”,也要“唯贵当”“顺自然”“且随缘”。
面对当前的时代,我们怎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需要深入研究。(作者 楼宇烈 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6年7月7日第7版